物流中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流”是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有其限定的含义,就是以地球为参照系,相对于地球而发生的物理性运动,称之为“位移”,流的范围可以是地理性的大范围,也可以是在同一地域、同一环境中的微观运动,小范围位移,“物”和“流”的组合,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运动基础上的的运动形式,其互相联系是在经济目的和实物之间,在目的和实物之间,甚至在某种社会目的和实物之间,寻找运动的规律。因此,物流不仅是上述限定条件下的“物”和“流”的组合,而更重要在于,是限定于、经济、社会条件下的组合,是从、经济、社会角度来观察物的运输,达到某种、经济、社会的要求。
国外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已经形成了以系统技术为,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信息化一采用无线互联网技术,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射频标识技术(RF)等。自动化一自动导引小车(AGV)技术,搬运机器人(Robot System)技术等。智能化一电子识别和电子跟踪技术,智能运输系统(ITS)。集成化一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
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的热门环节是配送中心,其特点是每天需要拣选的物品品种多,批次多、数量大。因此在国内超市、、邮包等行业的配送中心部分地引进了物流自动化拣选设备。一种是拣选设备的自动化应用,如北京市总公司配送中心,其拣选货架(盘)上配有可视的分拣提示设备,这种分拣货架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相连,动态地提示被拣选的物品和数量,指导着工作人员的拣选操作,提高了货物拣选的准确性和速度。另一种是一种物品拣选后的自动分拣设备。用条码或电子标签附在被识别的物体上(一般为组包后的运输单元),由传送带送入分拣口,然后由装有识读设备的分拣机分拣物品,使物品进入各自的组货通道,完成物品的自动分拣。分拣设备在国内大型配送中心有所使用。但这类设备及相应的配套软件基本上是由国外进口,也有进口国外机械设备,国内配置软件。立体仓库和与之配合的巷道堆垛机在国内发展迅速,在机械制造、汽车、纺织、铁路、卷烟等行业都有应用。例如昆船集团生产的巷道堆垛机在红河卷烟厂等多家企业应用了多年。国产堆垛机在其行走速度、噪音、定位精度等技术指标上有了很大的改进,运行也比较稳定。但是与国外厂家相比,在堆垛机的一些精细指标如货位极限高度、高速(80米/秒以上)运行时的噪音,电机减速性能等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